Chinese Small Wander

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. . .

三 國 演 義   Contents

第一百零四回

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

  卻說姜維見魏延踏滅了燈,心中忿怒,拔劍欲殺之。孔明止之

曰: c此吾命當絕,非文長之過也。d維乃收劍。孔明吐血數口,臥

倒床上,謂魏延曰: c此是司馬懿料吾有病,故令人來探視需實。

汝可急出迎敵。d魏延領命,出帳上馬,引兵殺出寨來。夏侯霸見

了魏延,慌妄引軍退走。延追趕二十餘里方回。孔明令魏延自回

本寨把守。



  姜維入帳,直至孔明榻前問安。孔明曰: c吾本欲竭忠盡力,恢

得中原,重興漢室;奈天意如此,吾旦夕將死。吾平生所學已著書

二十四篇,計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;內有八務、七戒、六恐、五

懼之法。吾遍觀諸將,無人可授,獨汝可傳我書。切忽輕忽!d維哭

拜而受。孔明又曰: c吾有糃s弩搇妒k,不曾用得。其法矢長八寸

,一弩可發十矢;皆畫成圖本。汝可依法造用。d維亦拜受。孔明

又曰: c蜀中諸道,皆不必多憂,惟陰平之地,切須仔細。此地雖險

峻,久必有失。d又喚馬岱入帳,附耳低言,授以密計;囑曰: c我死

之後,汝可依計行之。d岱領計而出。少頃,楊儀入。孔明喚至榻

前,授與一錦囊,密囑曰: c我死,魏延必反;待其反時,汝與臨陣,

方開此囊。那時自有斬魏延之人也。d孔明一一調度已畢,便昏然

而倒,至晚方甦,便連夜表秦後主。後主聞秦大驚,急命尚書李福,

星夜至軍中問安,兼詢後事。李福領命,趲程赴五丈原,入見孔明,

傳後主之命。問安畢,孔明流涕曰: c吾不幸中道喪亡,虛廢國家

大事,得罪於天下。我死後,公等宜竭忠輔主。國家舊制,不可改

易。吾所用之人,亦不可輕廢。吾兵法皆授與姜維,他自能繼吾之

志,為國家出力。吾命已在旦夕,當即有遺表上秦天子也。d李福

領了言語,匆匆辭去。



  孔明強支病體,令左右扶上小車,出寨遍觀各營,自覺秋風吹面,

徹骨生寒:乃長歎曰: c再不能臨陣討賊矣!悠悠蒼天,曷此其極!d

歎息良久。回到帳中,病轉沉重,乃喚楊儀分付曰: c馬岱、王平

、廖化、張翼、張嶷等,皆忠義之士,久經戰陣,多負勤勞,堪可委

用。我死之後,凡事俱依舊法而行。緩緩退兵,不可急驟。汝深通

謀略,不必多囑。姜伯約智勇足備,可以斷後。d楊儀泣拜受命。

孔明令取文房四寶,於臥榻上手書遺表,以達後主。表略曰:c伏聞

生死有常,難逃定數;死之將至,願盡愚忠:臣亮賦性愚拙,遭時艱

難;分符擁節,專掌衡;興師北伐,未獲成功;何期病入膏肓,命垂旦

夕;不及終事陛下,飲恨無窮!伏願陛下:清心寡慾,約己愛民;達孝

道於先皇,布仁恩於宇下;提拔幽隱,以進賢良;屏斥奸邪,以厚風

俗。  臣家有桑八百株,田五十頃,子孫衣食,自有餘饒。至於臣

在外任,隨身所需,悉仰於官,不別治生產。臣死之日,不使內有餘

帛,外有餘財,以負陛下也。d



  孔明寫畢,又囑楊儀曰: c我死之後,不可發喪。可作一大龕將

吾屍坐於  中;以米七粒,於吾口內;腳下用明燈一盞;軍中安靜如

常,切勿舉哀:則將星不墜。吾陰瑰更自起鎮之。司馬懿見將星不

墜,必然驚疑。吾軍可令後寨先行,然後一營一營緩緩而退。若司

馬懿來追,汝可布成陣勢,回旗返鼓。等他來到,卻將我先時所雕

木像,安於車上,推出軍前,令大小將士,分列左右。懿見之必驚走

矣。d楊儀一一領諾。是夜孔明令人扶出,仰觀北斗,遙指一星曰:

 c此吾之將星也。d眾視之:見其色昏暗,搖搖欲墜。孔明以劍指

之,口中念咒。咒畢,急回帳時,不省人事。眾將正慌亂間,忽尚書

李福又至;見孔明昏絕,口不能言,乃大哭曰: c我誤國家之大事也

!d須臾,孔明復醒,開目遍視;見李福立於榻前,孔明曰: c吾已知

公復來之意。d福謝曰: c福奉天子命,問丞相百年後,誰可任大事

者。適因忽遽,失於諮請,故復來耳。d孔明曰: c吾死之後,可任

大事者:將公琰其宜也。d福曰: c公琰之後,誰可繼之?d孔明曰:

 c費文偉可繼之。d福又問: c文偉之後,誰當繼者?d孔明不答。

眾將近前視之,已薨矣。時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:壽五十

四歲。後杜工部有討歎曰:長星昨夜墜前營,訃報先生此日傾。虎

帳不聞施號令,麟臺惟有著勳名。空餘門下三千客,辜負胸中十萬

兵。好看綠陰清畫裡裏,於今無復雅歌聲!白樂天亦有詩曰:先生

晦跡臥山林,三顧那逢賢主尋。魚到南陽方得水,龍飛天外便為霖

。託孤既盡慇懃禮,報國還傾忠義心。前後出師遺表在,令人一覽

淚沾襟。



  初,蜀長水校尉廖立,自謂才名宜為孔明之副,嘗以職位閒散,怏

怏不平,怨謗無已。於是孔明廢之為庶人,徙之汶山。及聞孔明亡

,乃垂泣曰: c吾終為左任矣!d李嚴聞之,亦大哭病死------蓋嚴

嘗望孔明復收己,得自補前過;度孔明死後,人不能用之故也。後

元微之有贊孔明詩曰:撥亂扶危主,慇懃受託孤。英才過管樂,妙

策勝孫吳。凜凜出師表,堂堂八陣圖。如公全盛德,應歎古今無法



  是夜,天愁地慘,月色無光,孔明奄然歸天。姜維、楊儀遵孔明

遺命,不敢舉哀,依法成殮,安置龕中,令心腹將卒三百人守護;隨

傳密令,使魏延斷後,各處營寨一一退去。



  卻說司馬懿夜觀天文,見一大星,赤色,光芒有角,自東北方流於

西南方,墜於蜀營內,三投再起,隱隱有聲。懿驚喜曰: c孔明死矣

!d即傳令起大兵追之。方出寨門,忽又疑慮曰: c孔明善會六丁六

甲之法,今見我久不出戰,故以此術詐死,誘我出耳。今若追之,必

中其計。d遂復勒馬回寨不出,只今夏侯霸暗引數十騎,往五丈原

山僻哨探消息。



  卻說魏延在本寨中,夜作一夢,夢見頭上忽生二角,醒來其是疑

異。次日,行軍司馬趙直至,延請入問曰: c久知足下深明易理---

---吾夜夢頭生二角,不知主何吉凶?煩足下為我決之。d趙直想

了半晌,答曰: c此大吉之兆;麒麟頭上有角,蒼頭頭上有角,乃變

化飛騰之象也。d延大喜曰: c如應公言,當有重謝!d直辭去,行不

數里,正遇尚書費褘。褘問何來。直曰: c適至魏文長營中,文長

夢頭生角,令我決其吉凶。此本非吉兆,但恐直言見怪,因以麒麟

蒼龍解之。d褘曰: c足下何以知非吉兆d直曰: c角之字形乃刀下

用也。今頭上有角,其凶甚矣。d褘曰: c君且勿洩漏。d直別去。

費褘至魏延寨中,屏退左右,告曰: c昨夜三更,丞相已辭世矣。臨

終再三囑付,令將軍斷後以當司馬懿,緩緩而退,不可發喪。今兵

符在此,便可起兵。d延曰: c何人恣理丞相之大事?d褘曰: c丞

相一應大事,盡託與楊儀;用兵密法,皆授與姜伯約。此兵符乃楊

儀之令也。d延曰: c丞相雖亡,吾今現在。楊儀不過不一長史,安

能當此大任?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。我自率大兵攻司馬懿,務要

成功。豈可因丞相一人而廢國家大事耶?d褘曰: c丞相遺令,教

且暫退,不可有違。d延怒曰: c丞相當時若依我計,取長安久矣!

吾今官任前將軍、征西大將軍南鄭侯,安肯與長史斷後!d褘曰: c

將軍之言雖是,然不可輕動,令敵人恥笑。待吾往見楊儀,以利害

說之,令彼將兵權讓與將軍,何如?d延依其言。



  褘辭延出營,急到大寨見楊儀,具述魏延之語。儀曰: c丞相臨

終,曾密囑我曰:䁱Q延必有異志。*今我以兵符往,實欲探其心耳

,今困應丞相之言。吾因自令伯約斷後可也。d於是楊儀領兵扶

柩先行,令姜維斷後;依孔明遺令,徐徐而退。魏延在寨中,不見費

褘回覆,心中疑惑,乃令馬岱引十數騎往探消息。回報曰: c後軍

乃姜維總督,前軍大半退入谷中去了。d延大怒曰: c豎儒安敢欺

我!我必殺之!d因顧謂岱日: c公肯相助否?d岱曰: c某亦素恨楊

儀,今願助將軍攻之。d延大喜,即拔寨引本部兵望南而行。



  卻說夏侯霸引軍至五丈原看時,不見一人,急回報司馬懿曰: c

蜀兵已盡退矣。d懿跌足曰: c孔明真死矣!可速追之!d夏侯霸曰:

 c都督不可輕追。當今偏將先生。d懿曰: c此番須吾自行。d遂

引兵同二子一齊殺奔五丈原來;吶喊搖旗,殺入蜀寨時,果無一人

。懿顧二子曰: c汝急催兵趕來,吾先引軍前進。d於是司馬師、

司馬昭在後催軍;懿自引軍當先,追到山腳下,望見蜀兵不遠,乃奮

力追趕,忽然山後一聲較響,喊聲大震:只見蜀兵俱回旗返鼓,樹

影中飄出中軍大旗,上書一行大字曰: c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d。

懿大驚失色。定睛看時,只見軍中數十員上將,擁出一輛四輪車來

;車上端坐孔明:綸巾羽扇,鶴氅皂條。懿大驚曰: c孔明尚在,吾

輕入重地,墮其計矣!d急勒回馬便走。背後姜維大叫: c賊將休走

!你中了我丞相之計也!d魏兵魂飛魄散,棄甲丟盃,拋戈撇戟,各逃

性命,自相踐踏,死者無數,。司馬懿奔走了五十餘里,背後兩員魏

將趕上,扯住馬嚼環叫曰: c都督忽驚。d懿用手摸頭曰: c我有頭

否?d二將曰: c都督休怕,蜀兵去遠了。d懿喘息半晌,神色方定;

睜目視之,乃夏侯霸、夏侯惠也;乃徐徐按轡,與二將尋小路奔歸

本寨,使眾將引兵四散哨探。



  過了兩日,鄉民奔告曰: c蜀兵退入谷中之時,哀聲震地,軍中揚

起白旗:孔明果然死了,止留姜維引一千斷後------前日車上之孔

明,乃木人也。d懿歎曰: c吾能料其生,不能料其死也!d因此蜀中

人諺曰: c死諸葛能走生仲達d後人有詩歎曰: 長星半夜落天樞,

奔走還疑亮未殂。關外至今人冷笑,頭顱猶問有和無!司馬懿知孔

明死信已確,乃復引兵追趕。行到赤岸坡,見蜀兵已去遠,乃引還,

顧謂眾將曰: c孔明已死,我等皆高枕無憂矣。d遂班師回。一路

見孔明安營下寨之處,前後左右,整整有法,懿歎曰: c此天下奇才

也!d於是引兵回長安,分調眾將,各守隘口。懿自回洛陽面君去了

。  卻說楊儀、姜維排成陣勢,緩緩退入棧閣道口,然後更衣發喪

,揚旛舉哀。蜀軍皆撞跌而哭,至有哭死者。蜀兵前隊正回到棧閣

道口,忽見前面火光沖天,喊聲震地:一彪軍攔路。眾將大驚,急報

楊儀。正是:

已見魏營諸將去,不知蜀地甚兵來。

未知來者是何處軍馬,且看下文分解。



註解洛*  ------古時,中國人的衣襟在右,外族的衣襟在左,。左

  ,就是柀外族征服。乘眸^------表示十分沈痛悲哀的動作:用

頭撞牆,用腳蹂地。


三國演義  Contents 

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

[ Small Wander - Chinese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