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回
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候鬥陣辱仲達
卻說眾將聞孔明不追魏兵,俱入帳告曰:魏兵苦雨,不能屯 紮,因此回去:正好乘勢追之。丞相如何不追?孔明曰:司馬懿 善能用兵,今軍退必有埋伏。吾若追之,正中其計。不如縱他遠 去,吾卻分兵逕出斜谷而取祈山,使魏人不隄防也。眾將曰:取 長安之地,別有路途,丞相只取祈山,何也?孔明曰:祈山乃長 安之首也:隴西諸郡,倘有兵來,必經由此地;更兼前臨渭濱, 後靠斜谷,左出右入,可以伏兵,乃用武之地。吾故欲先取此, 得地利也。眾將皆拜伏。孔明令魏延、張嶷、杜瓊、陳式出箕谷 ;馬岱、王平、張翼、馬忠出斜谷;俱會於祈山。調撥已定,孔 明自隄大軍,令關興、廖化為先鋒,隨後進發。 卻說曹真、司馬懿二人,在後監督人馬,令一軍入陳倉古 道探視,回報說蜀兵不來。又行旬日,後面埋伏眾將皆回,說蜀 兵全無音耗。真曰:連綿秋雨,棧道斷絕,蜀人豈知吾等退軍耶 ?懿曰:蜀兵隨後出矣。真曰:何以知之?懿曰:連日晴明,蜀 兵不趕,料吾有伏兵也,故縱吾兵遠去;待我兵過盡,他卻奪祈 山矣。曹真不信。懿曰:子丹如何不信?吾料孔明必從兩谷而來 。吾與子丹各守一谷口,十日為期。若無蜀兵來,我面塗紅粉, 身穿女衣,來營中伏罪。真曰:若有蜀兵來,我願將天子所賜玉 帶一條、御馬一匹與你。即兵分兩路:真引兵屯於祈山之西,斜 谷口;懿引軍屯於祈山之東,箕谷口。各下寨已畢。懿先引一枝 兵伏於山谷中;其餘軍馬,各於要路安營。懿更換衣裝,雜在眾 軍之內,遍觀各營。忽到一營,有一偏將仰天而怨曰:大雨淋了 許多時,不肯回去,今又在這裏頓住,強要賭賽,卻不苦了官軍 !懿聞言歸寨升帳,聚眾將皆到帳下,挨出那將來。懿叱之曰: 朝廷養兵千日,用在一時。汝安敢出怨言,以慢軍心!其人不招 。懿叫出同伴之人對證,那將不能抵賴。懿曰:吾非賭賽;欲勝 蜀兵,令汝各人有功回朝。汝乃妄出怨言,自取罪戾!喝令武士 推出斬之。須臾,獻首帳下。眾將憟然。懿曰:汝等諸將皆要盡 心已防蜀兵。聽吾中軍駮響,四面皆進。眾將受命而退。卻說魏 延、張嶷、陳式、杜瓊四將,引二萬,兵取箕谷而進。正行之間 ,忽報參謀鄧芝到來,四將問其故。芝曰:丞相有令:如出箕谷 ,隄防魏兵埋伏,不可輕進。陳式曰:丞相用兵何多疑耶?吾料 魏兵連遭大雨,衣甲皆毀,必然急歸;安得又有埋伏?今吾兵倍 道而進,可獲大勝,如何又教休進?芝曰:丞眾計無不中,謀無 不成,汝安敢違命?式笑曰:丞相若果多謀,不致街亭之失!魏 延想起孔明向日不聽其計,亦笑曰:丞相若聽吾言,逕出子午谷 ,此時休說長安,連洛陽皆得矣!今執定要出祈山,有何益耶? 既令進兵,今又教休進,何其號令不明!式曰:吾自有五千兵, 逕出箕谷,先到祈山下寨,看丞相羞也不羞!芝再三阻當,式只 不聽,逕自引五千兵出箕谷去了。鄧芝只得飛報孔明。 卻說陳式引兵行不數里,忽聽一聲駮響,四面伏兵皆出。 式急退時,魏兵塞滿谷口,圍得鐵桶相似。式左衝右突,不能得 脫。忽聞喊聲大震,一彪軍殺入,乃是魏延;救了陳式,回到谷 中,五千兵只剩得四五百帶傷人馬。背後魏兵趕來,卻得杜瓊、 張嶷引兵接應,魏兵方退。陳、魏兩人方信孔明先見如神,懊悔 不及。 且說鄧芝回見孔明,言魏延、陳式如此無禮。孔明笑曰: 魏延素有反相,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;因憐其勇而用之----久後 必生患害。正言間,忽流星馬報到,說陳式折了四千餘人,只有 四五百帶傷人馬,屯在谷中。孔明令鄧芝再來箕谷撫慰陳式,防 其生變;一面喚馬岱、王平分付曰:斜谷若有魏兵守把,汝二人 引本部軍越山嶺,夜行晝伏,速出祈山之左,舉火為號。又喚馬 忠、張翼分付曰:汝等亦從山僻小路,晝伏夜行,逕出祈山之右 ,舉火為號。與馬岱、王平會合,共劫曹真營寨。吾自從谷中三 面攻之,魏兵可破也。四人領命分頭引兵去了。孔明又喚關興、 廖化分付曰:如此如此。兩人受了密計,引兵而去。孔明自領精 兵倍道而行。正行間,又喚吳班、吳懿授與密計,亦引兵先行。 卻說曹真心中不信蜀兵來,以此怠慢,縱令軍士歇息;只等十日 無事,要羞司馬懿。不覺守七日,忽有人報谷中有些小蜀兵出來 。真令副將秦良引五千兵哨探,不許縱令蜀軍近界。秦良領命, 引兵剛到谷中,哨見蜀兵退去。良急引兵趕來,行到五六十里, 不見蜀兵,心下疑惑,教軍士下馬歇息。忽哨馬報說:前面有蜀 兵埋伏。良上馬看時,只見山中塵土大起,急令軍士隄防。不一 時,四壁廂喊聲大震:前面吳班、吳懿以兵殺出,背後關興、廖 化引兵殺來。左右是山,皆無手路。山上蜀兵大叫:下馬投降者 免死!魏軍大半多降。秦良死戰,被廖化一刀斬下於馬下。孔明 把降卒拘於後軍,卻將魏軍衣甲與蜀軍五千人穿了,扮作魏兵, 令關興、廖化、吳班、吳懿四將引著,逕奔曹真寨來;先令報馬 入寨說:只有些小蜀兵,盡趕去了。真大喜。忽報司馬都督差心 腹人至。真喚入問之。其人告曰:今蜀兵用埋伏計,殺魏兵四千 餘人。司馬都督致意將軍,教休將賭寨為念,務要用心隄防。真 曰:吾這裏並無一個蜀兵。遂打發來人回去。忽又報秦良引兵回 來了。真自出帳迎之。比及到寨,人報前後兩把火起。真急回寨 後看時,關興、廖化、吳班、吳懿四將,指髦蜀軍,就營前殺將 進來;馬岱、王平從後面殺來;馬忠、張翼亦引兵殺到。魏兵措 手不及,各自逃生。眾將保曹真望東而走,背後蜀兵趕來。曹真 正奔走,忽然喊聲大震,一彪軍殺到。真膽戰心驚;視之:乃司 馬懿也。懿大戰一場,蜀兵方退。真得脫,羞慚無地。 懿曰:諸葛亮奪了祈山地勢,吾等不可久居此處;宜去渭 濱安營,再作良圖。真曰:仲達何以知吾遭此大敗也?懿曰:見 來人報稱子丹說並無一個蜀兵,吾料孔明暗來劫寨,因此知之, 故相接應。今果中計。切莫言賭賽之事,只同心報國。曹真甚是 惶恐,氣成疾病,臥床不起。兵屯渭濱,懿恐軍心有亂,不敢教 真引兵。卻說孔明大驅士馬,復出祈山。勞軍以畢,魏延、陳式 、杜瓊、張嶷入帳拜伏請罪。 孔明曰:是誰失陷了軍來?延曰:陳式不廳號令,潛入谷 口,比此大敗。式曰:此事魏延教我行來。孔明曰:他到救你, 你反攀他!將令以違,不必巧說!即令武士推出陳式斬之。須臾 。懸首於帳前,以示諸將----此時孔明不殺魏延,欲留之以為後 用也。孔明既斬了陳式,正議進兵,忽有細作報說曹真臥病不起 ,現在營中治療。孔明大喜。謂諸將曰:若曹真病輕,必便回長 安。今魏兵不退,必為病重,故留於軍中,以安眾人之心。吾寫 下一書,教秦良的降兵持與曹真,真若見之,必然死矣。遂喚降 兵至帳下,問曰:汝等皆是魏軍,父母妻子,多在中原,不宜久 居蜀中。今放汝等回家,若何?眾軍泣淚拜謝。孔明曰:曹子丹 與吾有約;吾有一書,汝等帶回,送與子丹,必有重賞。魏軍領 了書,奔回本寨,將孔明書呈與曹真。真扶病不起,拆封視之。 其書曰:漢丞相武廂侯諸葛亮,致書於大司馬曹子丹之前:竊謂 夫為將者:能去能就,能柔能剛;能進能退,能弱能強。不動如 山岳,難知如陰陽;無窮如天地,充實如太倉;浩渺如四海,眩 曜如三光。預知天文之旱澇,先識地理之平康。察証陣勢之期會 ,揣敵人之短長。嗟而無學後輩,上逆穹蒼,助篡國之反賊,稱 帝號於洛陽;走殘兵於斜谷,遭霖雨於陳倉!水陸困乏,人馬猖 狂!拋盈郊之戈甲,棄滿地之刀鎗!都督心崩而膽裂,將軍鼠竄 而狼忙!無面見關中之父老,何顏入相府之廳堂!史官秉筆而記 錄,百姓眾口而傳揚:仲達聞陣而惕惕,子丹望風而惶惶!吾軍 兵強而馬壯,大將虎奮以龍驤!掃秦川為平壤,蕩魏國作坵荒! 曹真看畢,恨氣填胸,至晚死軍中。司馬懿用軍車 '裝載,差人 送赴洛陽安葬。魏主聞知曹真已死,即下詔摧司馬懿出戰。懿提 大軍來與孔明交鋒,隔日先下戰書。 孔明謂諸將曰:曹真必死矣。遂批回來日交鋒。使者去了 。孔明當夜教姜維受了密計,如此而行;又喚關興分附:如此如 此。次日,孔明盡起祁山之兵前到渭濱:一邊是河,一邊是山, 中央平川曠野,好片戰場!兩軍相迎,以弓箭射住陣角。三通鼓 罷,魏陣中門旗開處,司馬懿出馬,眾將隨後而出。只見孔明端 坐於四輪車上,手搖羽扇。懿曰:吾主上法咬堯禪舜,相傳兩帝 ,坐鎮中原,容汝蜀、吳兩國者,乃吳主寬慈仁厚,恐傷百姓也 。汝乃南陽一耕夫,不識天數,強要相侵,理宜殄滅!如省心改 過,宜即早回,各守疆界,以成鼎足之勢,免致生靈塗炭,汝等 皆得全生!孔明笑曰:吾受先帝託孤之重,安肯不傾心竭力以討 賊乎?汝曹氏不久為漢所滅。汝祖父皆為漢臣,世食漢祿,不思 報效,反助篡逆,豈不自恥?懿羞慚滿面曰:吾與汝決一雌雄! 汝若能勝,吾誓不為大將!汝若敗時,早歸故里,吾並不加害! 孔明曰:汝欲鬥將?鬥兵?鬥陣法?懿曰:先鬥陣法。孔 明曰:先布陣我看。懿入中軍帳下,手執黃旗招占,左右軍動, 排成一陣,復上馬出陣,問曰:汝識吾陣否?孔明笑曰:吾軍中 末將,亦能布之!此乃混元一氣陣也。懿曰:汝布陣我看。孔明 入陣,把羽扇一搖,復出陣前,問曰:汝識我陣否?懿曰:量此 八卦陣,如何不識!孔明曰:識便識了,敢打我陣否?懿曰:既 識之,如何不敢打!孔明曰:汝只管打來。司馬懿回到本陣中, 喚戴陵、張虎、樂繗三將,分付曰:今孔明所布之陣,按休、生 、傷、杜、景、死、驚、開八門。汝三人可從正東生門打入,往 西南休門殺出,復從正北開門殺入:此陣可破。汝等小心在意! 於是戴陵在中,張虎在前,樂繗在後,各引三十騎,從生門打入 。兩軍吶喊鄉助。三人殺蜀陣,只見陣如連城,衝突不出。三人 荒引騎過陣腳,往西南衝去,卻被蜀兵射住,衝突不出。陣中重 重疊疊,都有門戶,那裡分東西南北?三將不能相顧,只管亂撞 ,但見愁雲漠漠,慘霧濛濛。喊聲起處,魏軍一個個皆被縛了, 送到中軍。孔明坐於帳中,左右將張虎、戴陵、樂繗拼九十個軍 ,皆縛在帳下。孔明笑曰:吾縱然捉得汝等,何足為奇!吾放汝 等回見司馬懿,教他再讀兵書,重觀戰策,那時來決雌雄,未為 遲也。汝等性命既饒,當留下軍器戰馬。遂將眾人衣服脫了,以 墨塗面,步行出陣。司馬懿見之大怒,回顧諸將曰:如此挫敗銳 氣,有何面目回見中原大臣耶!即指揮三軍,奮死掠陣。懿自拔 劍在手,引百餘嬈將,摧督衝殺。兩軍恰纔相會,忽然陣後鼓角 齊鳴,喊聲大震,一彪軍從西南上殺來:乃關興也。懿分後軍當 之,復摧軍向前廝殺。忽然魏兵大亂:原來姜維引一彪軍悄地殺 來。蜀兵三路夾攻,懿大驚,急忙退軍。蜀兵周圍殺到,懿引三 軍望南死命衝出。魏兵十傷六七。司馬懿退在渭濱南岸下寨,堅 守不出。孔明收得勝之兵,回到祁山時,永安城李嚴,遣都尉茍 安解送糧米至軍中交割茍安好酒,於路怠慢,違限十日。孔明大 怒曰:吳軍中專以糧為大事,誤了三日,便該處斬!汝今誤了十 日,有何理說!喝令推出斬之。長使楊儀曰;茍安乃李嚴用人, 又兼錢糧多出西川,諾若殺此人,後無人敢送糧也。孔明乃吃叱 武市士去其鉑縛,仗八十放之。茍安被責,心中懷恨,連夜引親 隨五六騎,逕奔魏寨投降。懿喚入,茍安拜告前事。懿曰:雖然 如此,孔明多謀,汝言難信。汝能為我幹一件大功,吾那時奏准 天子,保汝為上將。安曰:但有甚事,即當效力。懿曰:汝可回 成都布善流言,說孔明有怨上之意,早晚欲稱為帝,使汝主詔見 孔明:便是汝之功。茍安允諾,逕回成都,見了宦官,布散流言 ,說孔明自倚大功,早晚必將篡國。宦官聞知大驚,即入內奏帝 ,細言前事。後主驚訝曰:似此如之奈何?宦官曰:可詔還成都 ,消其兵權,免生叛逆。後主下詔,宣孔明班師回朝。蔣瑗出班 奏曰:丞相自出師以來,累建大功,何故宣回?後主曰:朕有機 密事,必須與丞相面議。即遣使齋詔星夜宣孔明回。使命逕到祈 山大寨,孔明接入,受詔以畢,仰天嘆曰:主尚年幼,必有臣在 測!吾正欲建功,何故取回?我如不回,是欺主也。若奉命而退 ,後日再難得此機會也。姜維問曰:若大軍退,司馬懿乘勢掩殺 ,當復如何?孔明曰:吾今退軍,可分五路而退:今日先退此營 。假如營內兵一千,卻掘二千寵。今日掘三千寵,明日掘四千寵 ,每日退軍,添寵而行。楊儀曰:昔孫矉擒龐涓,用添兵減寵之 法;今丞相退兵,何故增寵?孔明曰:司馬懿善能用兵,知吾退 兵,必然追趕;心中疑吾有伏兵,定於舊營內數寵;見每日增寵 ,兵又不知退與不退,則疑不敢追。吾徐徐而退,自無損兵之患 。遂傳令退軍。 卻說司馬懿料茍安行計停當,只待蜀兵退時,一齊掩殺正 躊躇間,忽報蜀寨空虛,人馬皆去。懿因孔明多謀,不敢輕追, 自引百餘騎前來蜀營內踏看,教軍士數龜,仍回本寨;次日,又 教軍士趕到那個營內,查點龜數。回報說:「這營內之龜,比前 又增一分。」司馬懿謂諸將曰:「吾料孔明多謀,今果添兵增龜 ,吾若追之,必中其計;不如且退,再作良圖。」於是回軍不追 。孔明不折一人,望成都而去。次後川口土人來報司馬懿,說孔 明退兵之時,未見添兵,只見增龜。懿仰天長歎曰:「孔明效虞 詡之法,瞞過吾也!其謀略吾不如之!」遂引大軍回洛陽。正是 :棋逢敵手難相勝,將過良才不敢驕。未之孔明回到成都,竟是 如何。且看下文分解。 三國演義 Cont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