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ese Small Wander

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. . .

三 國 演 義   Contents

第六十五回

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

   卻說閻圃正勸張魯勿助劉璋,只見馬超挺身出曰:「超感

主公之恩,無可上報。願領一軍攻取葭明關,生擒劉備。務要劉

璋割二十州奉還主公。」張魯大喜,先遣黃權從小路而回,隨即

點兵二萬與馬超。此時龐德臥病不能行,留於漢中。張魯令楊柏

監軍。超與弟馬岱選日起程。



卻說玄德軍馬在雒城。法正差下人書人回報說:「鄭度勸劉璋盡

燒野穀,并各處倉廩,率巴西之民,避於涪水西,深溝高壘而不

戰。」玄德、孔明聞之,皆大驚曰:「若用此言,吾勢危矣!」

法正笑曰:「主公勿憂:此計雖毒,劉璋必不能用也。」不一日

,人傳劉璋不肯遷動百姓,不從鄭度之言。玄德聞之,方始寬心

。孔明曰:「可速進兵取綿竹:如得此處,成都易取矣。」遂遣

黃忠、魏延領兵前進。費觀聽知玄德兵來,差李嚴出迎。嚴領三

千兵出,各布陣完。黃忠出馬,與李嚴戰四五十合,不分勝負。

孔明在帳中教鳴金收軍。黃忠回陣,問曰:「正待要擒李嚴,軍

師何故收兵?」孔明曰:「吾已見李嚴武藝,不可力取。來日再

戰,汝可詐敗,引入山峪,出奇以勝之。」黃忠領計。次日李嚴

再引兵來,黃忠又出戰,不十合詐敗,引兵便走,李嚴趕來,迤

邐趕入山峪,猛然省悟。急待回時,前面魏延引兵擺開。孔明自

在山頭,喚曰:「公如不降,兩下已伏強弩,欲與吾龐士元報讎

矣。」李嚴慌下馬卸甲投降。軍士不曾傷害一人。孔明引李嚴見

玄德。玄德待之甚厚。嚴曰:「費觀雖是益州親戚,與某甚密,

當往說之。」玄德即命李嚴回城招降費觀。嚴入綿竹城,對費觀

讚玄德如此仁德;今若不降,必有大禍。觀從其言,開門投降。

玄德遂入綿竹,商議分兵取成都。忽流星馬急報,言孟達、霍峻

守葭明關,今被東川張魯遣馬超與楊柏、馬岱領兵攻打甚急,救

遲則關隘休矣。玄德大驚。孔明曰:「須是張、趙二將,方可與

敵。」玄德曰:「子龍引在外未回。翼得已在此,可急遺之。」

孔明曰:「主公且勿,言容亮滶之。」



卻說張飛聞馬超攻關,大叫而入曰:「辭了哥哥,-便去戰馬超

也 !」孔明佯作不聞,對玄德曰:「今馬超侵犯關隘,無人可敵

;除非往荊州取關雲長來,方可與敵。」張飛曰:「軍師何故小

覷吾?吾曾獨拒曹操百萬之兵,豈愁馬超一匹夫乎?」孔明曰:

「翼德拒水斷橋,此因曹操不知虛實耳。若知虛實將軍豈得無事

?今馬超之勇,天下皆知。渭橋六戰,殺得曹操割鬚棄袍,幾乎

喪命,非等閒之比。雲長且必可勝。」飛曰:「我只今便去;如

勝不得馬超,甘當軍令!」孔明曰:「即爾肯寫文書,便為先鋒

。請主公親自去一遭。留亮守綿竹。待子龍來,卻作商議。」魏

延曰:「某亦願往。」孔明令魏延帶五百哨馬先行,張飛第二,

玄德後隊,望葭明關進發。魏延哨馬先到關下,正遇楊柏。魏延

與楊柏交戰,不十合,楊柏敗走。魏延要奪張飛頭功,乘勢趕去

,前面一軍擺開,為首乃是馬岱。魏延只道是馬超,舞刀躍馬迎

之。與馬岱戰不十合,岱敗走。延趕去,被岱回身一箭,中了魏

延左臂。延急回馬走。馬岱到關前,只見一將喊聲如雷,從關上

飛奔至面前。原來是張飛初到關上,聽得關前廝殺,便來看時,

正見魏延中箭,因驟馬下關,救了魏延。飛喝馬岱曰:「汝是何

人!先通姓名,然後廝殺!」馬岱曰:「吾乃西涼馬岱是也。張

飛曰:「你原來不是馬超!快回去!非吾對手!只令馬超那廝來

!說道燕人張飛在此!」馬岱大怒曰:「你焉敢小覷我!」挺鎗

躍馬,直取張飛。戰不十合,馬岱敗走。張飛欲待追趕,關上騎

馬到來,叫:「兄弟且休去!」飛回視之,原來是玄德到來。飛

遂不趕。一同上關。玄德曰:「恐你性躁,故我隨後趕來到此。

既然勝了馬岱,且歇一宵,來日戰馬超。」



次日天明,關下鼓聲大震,馬超兵到。玄德在關上看時,門旗影

裏,馬超縱騎持鎗而出;獅盔獸帶,銀甲白袍:一來結束非凡.

二者人才出眾。玄德歎曰:「人言『錦馬超』,名不虛傳!」張

飛便要下關。玄德急止之曰:「且休出戰。先當避其銳氣。」關

下馬超單搦張飛出戰,關上張飛恨不得平吞馬超,三五番皆被玄

德當住。看看午後,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,遂選五百騎,

跟著張飛,衝下關來。馬超見張飛軍到,把鎗望後一招,約退軍

有一箭之地﹐張飛軍馬一齊紮住;關上軍馬,陸續下來。張飛挺

鎗出馬,大呼:「認燕人張翼德麼!」馬超曰:「吾家屢世公侯

,豈識村野匹夫!」張飛大怒。兩馬齊出,二鎗並舉。約戰百餘

合,不分勝負。玄德觀之,歎曰:「真虎將也!」恐張飛有失,

急鳴金收軍。兩將各回。張飛回到陣中,略歇馬片時,不用頭盔

,只裹包巾上馬,又出陣前搦馬超廝殺。超又出。兩個再戰。玄

德恐張飛有失,自披挂下關,直至陣前;看張飛與馬超又鬥百餘

合,兩個精神倍加。玄德教鳴金收軍。二將分開,各回本陣。是

日天色已晚。玄德謂張飛曰:「馬超英勇,不可輕敵。且退上關

。來日在戰。」張飛殺得性起,那裏肯休,大叫曰:「誓死不回

」玄德曰:「今日天晚,不可戰矣。」飛曰:「多點火把,安排

夜戰!」馬超亦換了馬,再出陣前,大叫曰﹕「張飛!敢夜戰麼

?」張飛性起,問玄德換了坐下馬,搶出陣來,叫曰:「我捉你

不得,誓不上關!」超曰:「我勝你不得,誓不回寨!」兩軍吶

喊,點起千百火把,照耀如白日。兩將又向陣前鏖戰。到二十餘

合,馬超撥回馬便走。張飛大叫曰:「走那裏去!」原來馬超見

贏不得張飛,心生一計,詐敗佯輸,賺張飛趕來,暗掣銅鎚在手

,扭回身覷著張飛便打將來。張飛見馬超走,心中也隄防;比及

銅鎚打來時,張飛一閃,從耳朵邊過去。張飛便勒回馬時,馬超

卻又趕來。張飛帶住馬,拈弓搭箭,回射馬超;超卻閃過。兩將

各自回陣。玄德自於陣前叫曰:「吾以仁義待人,王施誦詐。馬

孟起,你收兵歇息,我不乘勢趕你。」馬超聞言,親自斷後,諸

軍漸退。玄德亦收軍上關。



次日,張飛又欲下關戰馬超。人報軍師來到。玄德接著孔明。孔

明曰:「亮聞孟起世之虎將,若與翼德死戰,必有一傷;故令子

龍、漢升守住綿竹,我星夜來此。可用條小計,令馬超歸降主公

。」玄德曰:「吾見馬超英勇,甚愛之。如何可得?」孔明曰:

「亮聞東川張魯,欲立為『漢寧王』。手下謀士楊松,極貪賄賂

。可差人從小路逕投漢中,先用金銀結好楊松,後進書與張魯云

:『吾與劉璋爭西川,是與汝報讎。不可聽信離間之語。事定之

後,保汝為漢寧王。』令其撤回馬超兵。待其來說知此事,送了

金珠。松大喜,先引孫乾見張魯,陳言方便。魯曰:「玄德只是

左將軍,如何保得我為漢寧王?」楊松曰:「他是大漢皇叔,正

合保奏。」張魯大喜,便差人教馬超罷兵。孫乾只在楊松家聽回

信。



不一日,使者回報:「馬超言未成功,不可退兵。」張魯又遣人

去換,又不肯回。一連三次不至。楊松曰:「此人素無言信行,

不肯罷兵,其意必反。」遂使人流言云:「馬超意欲奪西川,自

為蜀主,與父報讎,不肯臣於漢中。」張魯聞之,問計於楊松。

松曰:「一面差人去說與馬超:『汝既欲成功,與汝一月限,要

依我三件事。若依得,使有賞;否則必誅:一要取西川,二要劉

璋首級,三要退荊州兵。三件事不成,可獻頭來。』一面教張衛

點軍守把關隘,防馬超兵變。」魯從之,差人到馬超寨中,說這

三件事。超大驚曰:「如何變得恁的!」乃與馬岱商議:「不如

罷兵。」楊松又流言曰:「馬超回兵,必懷異心。」於是張衛分

七路軍,堅守隘口,不放馬超兵入。超進退不得,無計可施。孔

明謂玄德曰:「今馬超正在進退兩難之際,亮憑三寸不爛之舌,

親往超寨,說馬超來降。」玄德曰:「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,倘

有疏虞,如之奈何?」孔明堅意要去。玄德再三不肯放去。



正躊躇間,忽報趙雲有書薦西川一人來降。玄德召入問之。人乃

建寧俞元人也:姓李,名恢,字德昂。玄德曰:「向日聞公苦諫

劉璋,今何故歸我?」恢曰;「吾聞:『良禽相木棲,賢臣擇主

而事。』前諫劉益州者,以盡人臣之心;既不能用,知必敗矣。

今將軍仁德布於蜀中,知事必成,故來歸耳。」玄德曰﹕「先生

此來,必有益於劉備。」恢曰;「今聞馬超在進退兩難之際。恢

昔在隴西,與有一面之交,願往說馬超歸降,若何?」孔明曰:

「正欲得一人替吾一往。願聞公之說詞。」李恢於孔明耳畔陳說

如此如此。孔明大喜,既時遣行。



恢行至超寨,先使人通名姓。馬超曰;「吾知李恢乃辨士,今必

來說我。」先喚二十刀斧手伏於帳下,囑曰:「今汝砍,既砍為

肉醬!」須臾,李恢昂然而入。馬超端坐於帳中不動,叱李恢曰

:「汝來為何?」恢曰:「特來說客。」超曰:「吾匣中寶劍新

磨。汝試言之。其言不通,便請試劍!」恢笑曰;「將軍之禍不

遠矣!但恐新磿之劍,不能試吾之頭,將欲自試也!」超曰:「

吾有何禍?」恢曰:「吾聞越之西子,善毀者不能閉其美;齊之

無鹽,善美者不能掩其醜;『日中則昃.月滿則虧』:此天下之

常理也。今將軍與曹操有殺父之讎,而隴西又有切齒之恨;前不

能救劉璋而退荊州之兵,後不能制楊松而見張魯之面;目下四海

難容,一身無主;若復有渭橋之敗,冀城之失,何面目見天下之

人乎?」超頓首謝曰:「公言極善;但超無路可行。」恢曰:「

公既聽吾言,帳外何故伏刀斧手?」超大漸,盡叱退。恢曰:「

劉皇叔禮賢下士,吾知其必成,故捨劉璋而歸之。公之尊人,昔

年曾與皇叔約共討賊,公何不棄暗投明,以圖上報父讎,下立功

名乎?」馬超大喜,即喚楊柏入,一劍斬之,將首級共恢一同上

關來降玄德。玄德親自接入,待上賓之禮。超頓首謝曰:「今遇

明主,如撥雲霧而見青天!」時孫乾已回。玄德復命霍峻、孟達

守關,便撤兵來取成都。趙雲、黃忠接入綿竹。人報蜀將劉晙、

馬漢引軍到。趙雲曰:「某願往擒此二人!」言訖,上馬引軍出

。玄德在城上管待馬超喫酒。未曾安席,子龍已斬二人之頭,獻

於筵前。馬超亦驚,倍加敬重。超曰:「不須主公廝殺,超自喚

出劉璋來降。如不肯降,超自與弟馬岱取成都,雙手奉獻。」玄

德大喜。是日盡歡。



卻說敗兵回到益州,報劉璋。璋大驚,閉門不出。人報城北馬超

救兵到,劉璋方敢登城望之。見馬超、馬岱立於城下,大叫:「

請劉季玉答話。」劉璋在城上問之。超在馬上以鞭指曰:「吾本

領張魯兵來救益州,誰想張魯聽信楊松讒言,反欲害我。今已歸

降劉皇叔。公可納士拜降,免致生靈受苦。如或執迷,吾先攻城

矣!」劉璋驚得面如土色,氣倒於城上。眾官救醒。璋曰:「吾

之不明,悔之何及!不若開門投降,以救滿城百姓。」董和曰;

「城中兵尚有三萬餘人;錢帛糧草,可支一年:奈何便降?」劉

璋曰:「吾父子在蜀二十餘年,無恩德以加百姓;攻戰三年,血

肉捐於草野:皆我罪也。我心何安?不如投降以安百姓。」眾人

聞之,皆墮淚。忽一人進曰:「主公之言,正合天意。」視之,

乃巴西西充國人也:姓譙,名周,字允南。此人素曉天文。璋問

之,周曰:「某夜觀乾象,見群星聚於蜀郡;其大星光如皓月,

乃帝王之象也。況一載之前,小兒謠云:『若要吃新飯,須待先

主來。』此乃預兆。不可逆天道。」黃權、劉巴聞言皆大怒,欲

斬之。劉璋當住。忽報蜀郡太守許靖,踰城出降矣。劉璋大哭歸

府。



次日,人報劉皇叔遺幕賓簡雍在城下喚門。璋令開門接入。雍坐

車中,傲睨自若。忽一人掣劍大喝曰:「小輩得志,傍若無人!

汝敢藐視吾蜀中人物耶!」雍慌下車迎之。此人乃廣漢綿竹人也

:姓秦,名宓,字子敕。雍笑曰;「不識賢兄,幸勿見責。」遂

同入見劉璋,具說玄德寬洪大度,並無相害之意。於是劉璋決計

投降,厚待簡雍;次日,親齎印綬文籍,與簡雍同車出城投降。

玄德出寨迎接,握手流涕曰:「非吾不行仁義,奈勢不已也!」

共入寨,交割印綬文籍,並馬入城。



玄德入成都,百姓香花燈燭,迎門而接。玄德到公聽,陞堂坐定

。郡內諸官,皆拜於堂下;惟黃權、劉巴,閉門不出。眾將忿怒

,欲往殺之。玄德慌忙傳命曰;「如害此人者,滅其三族!」玄

德親自登門。請二人出任。二人感玄德恩禮,乃出。孔明請曰:

「今西川平定,難容二主:可將劉璋送去荊州。」玄德曰:「吾

方得蜀郡,未可令季玉遠去。孔明曰:「劉璋失基業者,皆因太

弱也。主公若以婦人之仁,臨事不決,恐土難以長久。」玄德從

之,設一大宴,請劉璋收拾財物,佩領振威將軍印綬,令將妻子

良賤,盡赴南郡公安住歇,即日起行。



玄德自領益州牧。其所降文武,盡皆重賞,定擬名爵:嚴顏為前

將軍,法正為蜀郡太守,董和為掌軍中郎將,許靖為左將軍長史

,龐義為營中司馬,劉巴為左將軍,黃權為右將軍。其餘吳懿、

費觀、彭羕、卓膺、李嚴、吳蘭、雷銅、李恢、張翼、秦宓、譙

周、呂義、霍峻、鄧芝、楊洪、周群、費褘、費詩、孟達,文武

投降官員,共六十餘人,並皆擢用。諸葛亮軍師,關雲長為盪寇

將軍漢壽亭侯,張飛為征虜將軍新亭侯,趙雲為鎮遠將軍,黃忠

為征西將軍,魏延為揚武將軍,馬超為平西將軍。孫乾、簡雍、

糜竺、糜芳、劉封、吳班、關平、周倉、廖化、馬良、馬謖、蔣

琬、伊籍,及舊日荊襄一班文武官員,盡皆陞賞。遺使齎黃金五

百斤、白銀一千斤、錢五千萬、蜀錦一千疋,賜與雲長。其餘官

將,給賞有差。殺牛宰馬,大餉士卒,開倉賑濟百姓,軍民大悅

。

 

益州既定,玄德欲將成都有名田宅,分賜諸官。趙雲諫曰:「益

州人民,屢遭兵火,田宅皆空;今當歸還百姓,令安居復業,民

心方服;不宜奪之為私賞也。」玄德大喜,從其言,使諸葛軍師

定擬治國條例。刑法頗重。法正曰;「昔高袓約法三章,黎民皆

感德。願軍師寬刑省法,以慰民望。」孔明曰:「君知其一,未

知其二:秦用法暴虐,萬民皆怨,故高袓以寬仁得之。今劉璋闇

弱,德政不舉,威刑不肅;君臣之道,漸以陵替。寵之以位,位

極則殘;順之以恩,恩竭則慢。所以致弊,實由於此。吾今威之

以法,法行則知恩;限之以爵,爵加則知榮。恩榮並濟,上下有

節。為治之道,於斯著矣。」法正拜服。自此軍民安堵。四十一

州地面,分兵鎮撫,並皆平定。法正為蜀郡太守,凡平日一餐之

德,睚此之怨,無不報復。或告孔明曰;「孝直太橫,宜稍斥之

。」孔明曰:「昔主公困守荊州,北畏曹操,東憚孫權,賴孝直

為之輔翼,遂翻然翱翔,不可復制。今奈何禁止孝直,使不得少

行其意耶?」因竟不問。法正聞之,亦自斂戢。



一日,玄德正與孔明閒敘,忽報雲長遣關平來謝所賜金帛。玄德

召入。平拜罷,呈上書信曰:「父親知馬超武藝過人,要入川來

與之比試高低。教就稟伯父此事。」玄德大驚曰;「若雲長入蜀

,與孟起比試,勢不兩立。」孔明曰;「無妨。亮自作書回之。

」玄德雲長性急,便教孔明寫了書,發付關平星夜回荊州。平回

至荊州,雲長問曰:「我欲與馬起比試,汝曾說否?」平答曰:

「軍師有書在此。」雲長拆開視之。其書曰:「亮聞將軍欲與孟

起分別高下。以亮度之,孟起雖雄烈過人,亦乃黥布、彭越之徒

耳;當與翼德並驅爭先,猶末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。今公受任

守荊州,不為不重;倘一入川,若荊州有失,罪莫大焉:惟冀明

照。」雲長看畢,自綽其鬚笑曰:「孔明知我心也。」將書遍示

賓客,遂無入川之意。



卻說東吳孫權,知玄德併吞西川,將璋逐於公安,遂召張昭、顧

雍商議曰:「當劉備借我荊州時,說取了西川,便還荊州。今已

得巴、蜀四十一州,須用取索漢上諸郡。如其不還,即動干戈。

」張昭曰:「吳中方寧,不可動兵。昭有一計,使劉備將荊州雙

手奉還主公。」正是:西蜀方開新日月,東吳又索舊山川。未知

其計如何,且看下文分解。

三國演義  Contents 

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

[ Small Wander - Chinese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