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ese Small Wander

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. . .

三 國 演 義   Contents

第六十三回

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

   卻說法正與那人相見,各撫掌而笑。龐統問之。正曰:「

此公乃廣漢人:姓彭,名羕,字永言,蜀中豪也。因直言觸忤劉

璋,被璋鉗為徒隸,因此短髮。」統乃以賓禮待之,問羕從何而

來。羕曰:「吾特來救汝數萬人性命-------見劉將軍方可說。」

法正忙報玄德。玄德親自謁見,請問其故。羕曰:「將軍有多少

軍馬在前寨 ?」玄德實告:「有黃忠、魏延在彼。」羕曰:「為

將之道,逗可不知地理乎 ?前寨靠涪江,若決動江水,前後以兵

塞之,一人無可逃也。」玄德大悟。彭羕曰:「罡星在西方,太

白臨於此地,當有不吉之事,切宜慎之。」玄即拜彭羕為幕賓,

使人密報魏延、黃忠,教朝幕用心巡警,以防決水。黃忠、魏延

商議:「二人各輪一日;如遇敵軍到來,互相通報。」



    卻說泠苞見當夜風大作,引了五千軍,逕循江邊而進,安排

決江,只聽得後面喊聲亂起。泠苞知有準備,急急回軍。後面魏

延引軍趕來,川兵自相踐踏。泠苞正奔走間,撞著魏延。交馬不

數合,被魏延活捉去了。比及吳蘭、雷銅來接應時,又被黃忠一

軍殺退。魏延解泠苞到涪關。玄德責之曰:「吾以仁義相待,放

汝回去,何敢背我!今次難饒!」將泠苞推出斬之,重賞魏延。玄

德設宴管待彭羕。忽報荊州諸葛亮軍師,特遣馬良奉書至此。玄

德召入問之。馬良禮畢曰:「荊州平安,不勞主公憂念。」遂呈

上軍師書信。玄德拆書觀之,略云:「亮夜算太乙數,今年歲次

癸巳,罡星在西方;又觀乾象,太白臨於雒城之分:主將帥身上

多凶少吉。切宜謹慎。」



    玄德看了書,便教馬退先回。玄德曰:「吾將回荊州,去論

此事。」龐統暗思:「孔明怕我取了西州,成了功,故意將此書

相阻耳。」乃對玄德曰:「統亦算太乙數,己知罡星在西,應主

公合得西川,別不主凶事。統亦占天文,見太白臨於雒城,先斬

蜀將泠苞,已應凶兆矣。主公不可疑心,可急進兵。」



    玄德見龐統再三催促,乃引軍前進。黃忠同魏延接人寨去。

龐統問法正曰:「前至雒城,有多少路 ?」法正畫地作圖。玄德

取張松所遺圖本對之,並無差錯。法正言:「山北大條有路,正

取雒城東門;山南有條小路,卻取雒城西門:兩條路皆可進兵。

」龐統謂玄德曰:「統令魏延為先鋒,取南小路而進;主公令黃

忠作先鋒,從山大路而進:並到雒城取齊。」玄德曰:「吾自幼

熟於弓馬,多行釔路。軍師可從大路去取東門,吾取西門。」龐

統曰:「大路必有軍邀攔,主公引兵當之。統取小路。」玄德曰

:「軍師不可:吾夜夢一神人,手執鐵棒擊吾右臂,覺來猶自臂

痛。此行莫非不佳。」龐統曰:「壯士臨陣,不死帶傷,理之自

然也。何故以夢寐之事疑心乎 ?」玄德曰:「吾所疑者,孔明之

書也。軍師還守涪關,如何 ?」龐統大笑曰:「主公被孔明所惑

矣。彼不欲令統獨成大功,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。心疑則致夢

,何凶之有 ?統肝腦塗地,方稱本心。主公再勿多言。來早准行

。」當日傳下號令,軍士本更造飯,平明上馬。黃忠、魏延領軍

先行。玄德再與龐統約會,忽坐下馬眼生前失,把龐統掀將下來

。玄德跳下馬,自來籠住那馬。玄德曰:「軍師何故乘此劣馬?」

龐統曰:「此馬乘久,不曾如此。」玄德曰:「臨陣眼生,誤人

性命。吾所騎白馬,性極馴熟。軍師可騎,萬無一失。劣馬吾自

乘之。」遂與龐統更換所騎之馬。龐統謝曰:「深感主公厚恩。

雖萬死不能報也。」遂各上馬取路而進。玄德見龐統去了,心中

甚覺不快,怏怏而行。



    卻說雒城中吳懿、劉聽知折了泠苞,遂與眾商議。張任曰:

「城東南山僻有一條小路,最為要緊,芋自弔一軍守之。諸公緊

守雒城,勿得有失。」忽報漢兵分兩路前來攻城。張任急引三千

軍,先來抄小路埋伏。見魏延兵過,張任教儘放過去,休得驚動

。後見龐統軍來,張任軍士,遙指軍中大將:「騎白馬者必是劉

備。」張任大喜,傳令教如此如此。



    卻說龐統迤邐前進,抬頭見兩山逼窄,樹叢雜;又值夏未秋

初,枝葉茂盛。龐統心下甚疑,勒住馬問:「此處是何地 ?」數

內有新降軍士,指道:「此處地名落鳳坡。」龐統驚曰:「吾道

號鳳雛,此處名落鳳坡,不利於吾。」令後軍疾退。只聽山坡前

一聲響,箭如飛蝗,只望騎白馬者射來。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

下。時年止三十六歲。後人有詩歎曰:古峴相連紫翠堆,士元有

宅傍山隈。兒童慣識呼鳩曲,閭巷曾聞展驥末。預計三分平刻先

是東南有童謠云:一鳳并一龍,相將到蜀中。纔到半路裡,鳳死

落坡東。風送雨,雨隨風,隆漢興時蜀道通,蜀道通時只有龍。





    當日張任射死龐統,漢軍擁塞,進退不得,死者大半。前軍

飛報魏延。魏延忙勒兵欲回,奈山路逼窄,廝殺不得。又被張任

截斷歸路,在高簞處用強弓硬弩射來。魏延心慌。有新降蜀兵曰

:「不如殺奔雒城下,取大路而進。」延從其言,當先開路,殺

奔雒城來。塵埃起處,前面一軍殺至,乃雒城守將吳蘭、雷銅也

;後面張任引兵追來。前後夾攻,把魏延圍在垓心。魏延死戰不

能得脫。但見吳蘭、雷銅後軍自亂,二將急回去救。魏延乘勢趕

去,當先一將,舞拍馬,大叫:「文長,吾特來救汝 !」視之,

乃老將黃忠也。兩下夾攻,殺敗吳、雷二將,直衝至雒城之下。

劉引兵殺出,卻得玄德在後當住接應。黃忠、魏延翻身便回。玄

德軍馬比及奔到寨中,張任軍馬又從小路裡截出。劉、吳蘭、雷

銅當先趕來。玄德守不住二寨,且戰且走,奔回涪關。蜀兵得勝

,迤邐追趕。玄德人困馬乏,那裡有心廝殺,且只顧奔走。將近

涪關,張任一軍追趕至緊。幸得左邊劉封,右邊關平,二將引三

萬生力兵截出,殺退張任;還趕二十里,奪回戰馬極多。



    玄德一行軍馬,再入涪關,問龐統消息。有落鳳坡逃得性命

的軍士,報說:「軍師連人帶馬,被亂箭射死於坡前。」玄德聞

言,望西痛哭不已,遙為招魂設祭。諸將皆哭。黃忠曰:「今番

折了龐統軍師,張任必然來攻打涪關,如之奈何 ?不若差人往荊

州,請諸葛亮軍師來商議收川之計。」正說之間,人報張任引軍

直臨城下戰。黃忠、魏延皆西要出戰。玄德曰:「銳氣新挫,宜

堅守以待軍師來到。」黃忠、魏延領命,只謹守城池。玄德寫一

封書,教關平分付:「乞與我往州請軍師去。」關平領了書,星

夜往荊州來。玄德自守涪關,並不出戰。



    卻說孔明在荊州,時當七夕佳節,大會眾官夜宴,共說收川

之事。只見正西上一星,其大如斗,從天墜下,流光四散。孔明

失驚,擲盃於地,掩面哭曰:「哀哉!痛哉!」眾官慌問其故。孔

明曰:「吾前者算今罡星在西方,不利於軍師;天狗犯於吾軍,

太白臨於雒城,己拜書主公,教謹防之。誰想今夕西方星墜,龐

士元命必休矣!」言罷,大哭曰:「今吾主喪矣!」眾官皆驚,未

信其言。孔明曰:「數日之內,必有消息。」是夕酒不盡歡而散

。



    數日之後,孔明與雲長等正坐間,人報關平到。眾官皆驚。

關平入,呈上玄德書信。孔明視之,內言:「本年七月初七日,

龐軍師被張任在落鳳坡前箭射身故。」孔明大哭,眾官無不垂淚

。孔明曰:「既主公在涪關進退兩難之際,亮不得不去。」雲長

曰:「軍師去,誰人保守荊州 ?荊州乃重地,干係非輕。」孔明

曰:「主公書中雖不明寫其人,吾已知其意了。」乃將玄德書與

眾官看曰:「主公書中,把荊州託在吾身上,教我自量才委用。

雖然如此,今交關平書前來,其意欲雲長公當此重任。雲長想桃

園結義之情,可竭力保守此地。責任非輕,公宜勉之。」雲長更

不推辭,慨然領諾。孔明設宴,交割印綬。雲長隻手來接。孔明

擎著印曰:「這干係都在將軍身上。」雲長曰:「大丈囚既領重

任,除死方休。」孔明見雲長說個「死」字,心中不悅;欲待不

與,其言已出。孔明曰:「倘曹操引兵來到,當如之何 ?」雲長

曰:「以力拒之。」孔明又曰:「倘曹操、孫權,齊起兵來,如

之奈何 ?」雲長曰:「分兵拒之。」孔明曰:「若如此,荊州危

矣。吾有八個字,將軍牢記,可保守荊州。」雲長曰:「那八個

字 ?」孔明曰:「北拒曹操,東和孫權。」雲長曰:「軍師之言

,當銘肺腑。」



    孔明遂與了印綬,令文官馬良、伊籍、向朗、糜竺,武將糜

芳、廖化、關平、周倉,一班兒輔佐雲長,同守荊州。一面親自

統兵入川。先撥精兵一萬,教張飛部領,取大路殺奔巴州、雒城

之西,先到者為頭功。又撥一枝兵,教趙雲為先鋒,泝江而上,

會於雒城。孔明隨後引簡雍、蔣琬等起行。那蔣琬字公琰,零陵

湘鄉人也:乃荊名士,現為書記。



    當日孔明引兵一萬五千,與張飛同日起行。張飛臨行時,孔

明囑付曰:「西川豪傑甚多,不可輕敵。於路戒約三軍,勿得擄

掠百姓,以失民心。所到之處,並宜存恤,勿得恣逞鞭撻士卒。

望將軍早會雒城,不可有誤。」



    張飛欣然領諾,上馬而去,迤邐前行。所到之處,但降者秋

毫無犯。逕取漢、川路,前至巴郡。細作回報:「巴郡太守嚴顏

,乃蜀中名將,年紀雖高,精力未衰,善開硬弓,使大刀,有萬

囚不當之勇:據住城郭,不豎降旗。」張飛教離城十里下寨,差

人:「入城去說與老匹夫:早早來降,饒你滿城百姓性命 !若不

歸順,即踏平城郭,老幼不留!」



    卻說嚴顏在巴郡,聞劉璋差法正請玄德入川,拊心而歎曰:

「此所謂坐窮山,引虎自衛者也 !」後聞玄德據住涪關,大怒,

屢欲提兵往戰,又恐這條路上有兵來。當日聞知張飛兵到,便點

起本部五六千人馬,準備迎敵。或獻計曰:「張飛在當陽長,一

聲喝退曹兵百萬之眾。曹操亦聞風而避之,不可輕敵。今只宜深

溝高壘,堅守不出。彼軍無糧,不過一月,自然退去。更兼張飛

性如烈火,專要鞭撻士卒;如不與戰,必怒;怒則必以暴厲之氣

,待其軍士:軍心一變,乘勢擊之,張飛可擒也。」嚴頻從其言

,教軍士盡數上城守護。忽見一個軍士,大叫:「開門 !」嚴顏

教放入問之。那軍士告說是張將軍差來的,把張飛言語依直便說

。嚴顏大怒,罵:「疋匹夫怎敢無禮!吾嚴將軍豈降賊者乎!借你

口說與張飛!」喚武士把軍士割下耳鼻,卻放回寨。



    軍人回見張飛,哭告嚴顏如此毀罵。張飛大怒,咬牙睜目,

披挂上馬,引數百騎來巴郡城下戰。城上眾軍百般痛罵。張飛性

急,幾番殺到弔橋,要過護城河,又被亂箭射回。到晚全無一個

人出,張飛忍一肚氣還寨。次日早晨,又引軍去戰。那嚴頻在城

敵樓上,一箭射中張飛頭盔。飛指而恨曰:「若挐住你這老匹夫

,我親自食你肉 !」到晚又空回。第三日,張飛引了軍,沿城去

罵。原來那座城子是個山城,周圍都是亂山。張飛自乘馬登山,

下視城中,見軍士盡皆披挂,分列隊伍,伏在城中,只是不出;

又見民夫來來往往,搬磚運石,相助守城。張飛教馬軍下馬,步

軍皆坐,引他出敵,並無動靜。又罵了一日,依舊空回。張飛在

寨中,自思:「終日叫罵,彼只不出,如之奈何 ?」猛然思得一

計,教眾軍不要前去戰,都結束了在寨中等候;卻只教三五十個

軍士,直去城下叫罵,引嚴顏軍出來,便與廝殺。張飛磨拳擦掌

,只等敵軍來。小軍連罵了三日,全然不出。張飛眉頭一皺,又

生一計,傳令教軍士四散砍打柴草,尋覓路徑,不來戰。嚴顏在

城中,連日不見張飛動靜,心中疑惑,著十數個小軍,扮作張飛

砍柴的軍,潛地出城,雜在軍內,入山中探聽。



    當日諸軍回寨。張飛坐在寨中,頓足大罵:「嚴顏老匹夫! 

枉氣殺我 !」只見帳前三四個人說道:「將軍不須心焦:這幾日

打探得人條小路,可以偷過巴郡。」張飛故意大叫曰:「既有這

個去處,何不早來說 ?」眾應曰:「這幾日卻纔哨探得出。」張

飛曰:「事不宜遲,只今二更造飯,趁三更明月,拔寨都起,人

啣枚,馬去鈴。悄悄而行。我自前面開路,汝等依次而行。」傳

了令便滿寨告報。



    探細的軍聽得這個消息,盡回城中來,報與嚴顏。顏大喜曰

:「我算定言匹夫忍耐不得 !你偷小路過去,須是糧草輜重在後

;我截住後路,你如何得過?好無謀匹夫,中我之計!」即時傳令

,教軍士準備赴敵:「今夜二更也造飯,三更出城,伏於樹木叢

去處。只等張飛過咽喉小路去了,車仗來時,只聽鼓響,一齊殺

出。」傳了號令,看看近夜,嚴顏全軍盡皆飽食,披挂停當,悄

悄出城,四散伏住,只聽鼓響;嚴顏自引十數裨將,下馬伏於林

中,約三更後,遙望見張飛親自在前,橫矛縱馬,悄悄引軍前進

。去不得三四里,背後車仗人馬,陸續進發。嚴顏看得分曉,一

齊擂鼓,四下伏兵盡起。正來搶奪車仗,背後一聲鑼響,一彪軍

掩到,大喝:「老賊休走!我等的你恰好!」嚴顏猛回頭看時,為

首一員大將,豹頭環眼,燕頜虎鬚,使什八矛,騎深烏馬:乃是

張飛。四下裡鼓聲大震,眾軍殺來。嚴顏見了張飛,舉手無措,

交馬戰不十合,張飛賣個破綻,嚴顏一刀砍來,張飛閃過,撞將

入去,扯住嚴顏勒甲,生擒過來,擲於地下;眾軍向前,用索綁

縛住了。原來先過的是假張飛。料道嚴顏擊鼓為號,張飛卻教鳴

金為號:金響諸軍齊到。川兵大半棄甲倒戈而降。



    張飛殺到巴郡城下,後軍已自入城。張飛叫休殺百姓,出榜

安民。群刀手把嚴顏推至。張飛坐於廳上,嚴顏不肯跪下。飛怒

目咬牙大叱曰:「大將到此,為何不降,而敢拒敵 ?」嚴顏全無

懼色,回叱飛曰:「汝等無義,侵我州郡!但有斷頭將軍!無降將

軍!」飛大怒,喝左右斬來。嚴顏喝曰:「賊匹夫!砍頭便砍,何

怒也 ?」張飛見嚴顏聲音雄壯,面不改色,乃回嗔作喜,下階叱

退左右,親解其縛,取衣衣之,扶在正中高坐,低頭便拜曰:「

適來言語冒瀆,幸勿見責。吾素知老將軍乃豪傑之士也。」嚴顏

感其恩義,乃降。後人有詩讚嚴顏曰:白髮居西蜀,清名震大邦

。忠心如皎月,浩氣捲長江。寧可斷頭死,安能屈膝降。巴州年

老將,天下更無雙。又有讚張飛詩曰:生獲嚴顏勇絕倫,惟慼義

氣服軍民。至今廟貌留巴蜀,社酒雞豚日日春。張飛請問入川之

計。嚴顏曰:「敗軍之將,荷蒙厚恩,無可以報,願施犬馬之勞

。不須張弓隻箭,逕只因一將傾心後,致使連城唾手降。

三國演義  Contents 

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

[ Small Wander - Chinese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