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 關雲長義釋曹操

   卻說當夜張遼一箭射黃蓋下水,救得曹操登岸,尋著馬匹 走時,軍已大亂.韓當冒煙突火來攻水寨,忽聽得士卒報道:「 後梢舵上一人,高叫將軍表字.」韓當細聽,但聞高叫:「義公 救我!」當曰:「此黃公覆也!」急教救起.見黃蓋負箭著傷, 咬出箭桿,箭陷在肉內.韓當急為脫去濕衣,用刀剜出箭頭,扯 旗束之,脫自己戰袍與黃蓋穿了,先令別船送回大寨醫治.原來 黃蓋深知水性,故大寨之時,和甲墮江,也逃得性命.    卻說當日滿江火滾,喊聲震地.左邊是韓當、蔣欽兩軍從 赤壁西邊殺來;右邊是周泰、陳武兩軍從赤壁東邊殺來;正中是 周瑜、程普、徐盛、丁奉大隊船隻都到.火須兵應,兵仗火威. 此正是:三江水戰,赤壁鏖兵.曹軍著鎗中箭、火焚水溺者,不 計其數.後人有詩曰:   魏吳爭鬥決雌雄,赤壁樓二掃空.烈火初張照雲海,周郎曾   此破曹公. 又有一絕云:   山高月小茫茫,追歎前朝割據忙.南士無心迎魏武,東風有   意便周郎.     不說江中鏖兵.且說甘寧令蔡中引入曹寨深處,寧將蔡中一 刀砍於馬下,就草上放起火來.呂蒙遙望中軍火起,也放十數處 火,接應甘寧.潘璋、董襲分頭放火吶喊.四下裏鼓聲大震.曹 操與張遼引百餘騎,在火林內走,看前面無一處不著.正走之間 ,毛玠救得文聘,引十數騎到.操令軍尋路.張遼指道:「只有 烏林,地面空闊可走.」操逕奔烏林.正走間,背後一軍趕到, 大叫:「曹賊休走!」火光中現出呂蒙旗號.操催軍馬向前,留 張遼斷後,抵敵呂蒙.卻見前面火把又起,從山谷中擁出一軍, 大叫:「凌統在此!」曹操肝膽皆裂.忽刺斜裏一彪軍到,大叫 :「丞相休慌!徐晃在此!」彼此混戰一場,奪路望北而走.忽 見一隊軍馬.屯在山坡前.徐晃出問,乃是袁紹手下降將馬延、 張顗,有三千北地軍馬,列寨在彼;當夜見滿天火起,未敢轉動 ,恰好接著曹操.操教二將引一千軍馬開路,其餘留著護身.操 得這枝生力軍馬,心中稍安.馬延、張顗二將飛騎前行.不到十 里,喊聲起處,一彪軍出.為首一將,大呼曰:「吾乃東吳甘興 霸也!」馬延正欲交鋒,早被甘寧一刀斬於馬下,張顗挺鎗來迎 ,寧大喝一聲,顗措手不及,被寧手起一刀,翻身落馬.後軍飛 報曹操.操此時指望合淝有兵救應,不想孫權在合淝路口,望見 江中火光,知是我軍得勝,便教陸遜舉火為號;太史慈見了,與 陸遜合兵一處,衝殺將來.操只得望彝陵而走.路上撞見張郃, 操令斷後.縱馬奩鞭,走至五更,回望火光漸遠,操心方定,問 曰:「此是何處?」左右曰:「此是烏林之西,宜都之北.」操 見樹林叢雜,山川險謀,諸葛亮少智.若是吾用兵之時,預先在 這裏伏下一軍,如之奈何?」說猶未了,兩邊鼓聲震響,火光竟 天而起,驚得曹操幾乎墜馬.刺斜裏一彪軍殺出,大叫:「我趙 子龍奉軍師將令,在此等候多時了!」操教徐晃、張郃雙敵趙雲 ,自己冒煙突火而去.子龍不來追趕,只顧搶奪旗幟.曹操得脫 .    天色微明,黑雲罩地,東南風尚不息.忽然大雨傾盆,濕 透衣甲.操與軍士冒雨而行,諸軍皆有飢色.操令軍士往村落中 掠糧食,尋覓火種.方欲造飯,後面一軍趕到.操心甚慌.原來 卻是李典、許褚保謢著眾謀士來到.操大喜,令軍馬且行,問: 「前面是那裏地面?」    人報:「一邊是南彝陵大路,一邊是北彝陵山路.」操問 :「那裏投南郡江陵去近?」軍士稟曰:「取南彝陵過葫蘆口去 最便.」操教走南彝陵.行至葫蘆口.軍皆飢餒,行走不上,馬 亦困乏,多有倒於路者.操教前面暫歇.馬上有帶得鑼鍋的.也 有村中掠得糧米的,便就山邊揀乾處埋鍋造飯,割馬肉燒吃.盡 皆脫去濕衣,於風頭吹晒.馬皆摘鞍野放,咽咬草根.操坐於林 之下,仰面大笑.眾官問曰:「適來丞相笑周瑜、諸葛亮,引惹 出趙子龍來,又折了許多人馬.如今為何又笑?」操曰:「吾笑 諸葛亮、周瑜畢竟智謀不足.若是我用兵時,就這個去處,也埋 伏一彪軍馬,以逸待勞;我等縱然脫得性命,也不免重傷矣.彼 見不到此.我是以笑之.」正說間,前軍後軍一齊發喊.操大驚 ,棄甲上馬,大叫:「操賊走那裏去!」諸軍眾將見了張飛,盡 皆膽寒.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從後趕來.操迤邐奔逃.追兵漸 遠.回顧眾將多已帶傷.    正行間,軍士稟曰:「前面有兩條路,請問丞相從那條路 去?」操問:「那條路行?」軍士曰:「大路稍平,卻遠五十餘 里.小路投華容道,卻近五十餘里;只是地窄路險,坑坎難行. 」操令人上山觀望,回報:「小路山邊有數處煙起;大路並無動 靜.」操教前軍便走華容道小路.諸將曰:「烽煙起處,必有軍 馬,何故反走這條路?」操曰:「豈不聞兵書有云:『虛則實之 ,實則虛之.』諸葛亮多謀,故使人於山僻燒煙,使我軍不敢從 這條山路走,他卻伏兵於大路等著.吾料已定,偏不教中他計! 」諸將皆曰:「丞相妙算,人所不及.」遂勒兵走華容道.此時 人皆飢倒,馬盡果乏.焦頭爛額者扶策而行,中箭鎗者勉強而走 .衣甲濕透,個個不全.軍器旗旛,紛紛不整.大半皆是彝陵道 上被趕得慌,只騎得禿馬,鞍轡衣服,盡皆拋棄.正值隆冬嚴寒 之時,其苦何可勝言.    操見前軍停馬不進,問是何故.回報曰:「前面山僻路小 ,因早晨下雨,坑塹內積水不流,泥陷馬蹄,不能前進.」操大 怒,叱曰:「軍旅逢山開路,遇水疊橋,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! 」傳下號令,教老弱中傷軍士在後慢行,強壯者擔土束柴,搬草 運蘆,填塞道路,務要即時行動;如違令者斬.眾軍只得都下馬 ,就旁砍伐竹木,填塞山路.操恐後軍來趕,令張遼、許褚、徐 晃引百騎執刀在手,但遲慢者便斬之.此時軍已餓乏,眾皆倒地 ,操喝令人馬踐踏而行,死者不可勝數.號哭之聲,於路不絕. 操怒曰:「生死有命,何哭之有!如再哭者斬!」三停人馬:一 停落後,一停填了溝壑,一停跟隨曹操.過了險峻,路稍平坦. 操回顧止有三百餘騎隨後,並無衣甲袍鎧整齊者.操在馬上揚鞭 大笑.眾將問:「丞相何又大笑?」操曰:「人皆言周瑜、諸葛 亮足智多謀,以吾觀之,到底是無能之輩.若使此處伏一旅之師 ,吾等皆束手受縛矣.」    言未畢,一聲響,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,為首大將關雲長 ,提青龍刀,跨赤兔馬,截住去路.操軍見了,亡魂喪膽,面面 相.操曰:「既到此處,只得決一死戰!」眾將曰:「人縱然不 怯,馬力已乏,安能復戰?」程昱曰:「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 下,欺強而不凌弱;恩怨分明;信義素著.丞相舊日有恩於彼, 今只親自告之,可脫此難.」操從其說,即縱馬向前,欠身謂雲 長曰:「將軍別丞相舊日有恩於彼,今只親自告之,可脫此難. 」操從其說,即縱馬向前,欠身謂雲長曰:「將軍別來無恙!」 雲長亦欠身答曰:「關某奉軍師將令,等候丞相多時.」操曰: 「曹操兵敗勢危,到此無路,望將軍以昔之情為重.」雲長曰: 「昔日關某雖蒙丞相厚恩,然已斬顏良,誅文醜,解白馬之危, 以奉報矣,今日之事,豈敢以私廢公?」操曰:「五關斬將之時 ,還能記否?大丈夫以信義為重.將軍深明春秋,豈不知庾公斯 追子濯孺子之事乎?」雲長是個義重如山之人,想起當日曹操許 多恩義,與後來五關斬將之事,如何不動心?又見曹軍惶惶皆欲 垂淚,一發心中不忍.於是把馬頭勒回,謂眾軍曰:「四散擺開 .」這個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.操見雲長回軍,便和眾將一齊衝 將過去.雲長回身時,曹操已與眾將過去了.雲長大喝一聲,眾 軍下馬,哭拜地,雲長愈加不忍.正猶豫間,張遼驟馬而至.雲 長見了,又動故舊之情;長歎一聲,並皆放去.後人有詩曰:曹 瞞兵敗走華容,正與關公狹路.只為當初恩義重,放開金銷走蛟 龍.    曹操既華容之難,行至谷口,回顧所隨軍兵,止有二十七 騎.比及天晚,已近南郡,火把齊明曹,一簇人馬攔路.操大驚 曰:「吾命休矣!」只見一群哨馬衝到,方認得是曹仁軍馬.操 纔心安.曹仁接著,言:「雖知兵敗,不敢遠離,只得在附近迎 接.」操曰:「幾與汝不相見也!」於是引眾入南郡安歇.隨後 張 遼也到,說雲長之德.操點將校,中傷者極多,操皆令將息 .曹仁置酒與操解悶.眾謀士俱在座.操忽仰天大慟.眾謀士曰 :「丞相於虎窟中逃難之時,全無懼怯;今到城中,人已得食, 馬已得料,正須整頓軍馬復讎,何反痛哭?」操曰:「吾哭郭奉 孝耳!若奉孝在,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!」遂搥胸大哭曰:「哀 哉,奉孝!痛哉,奉孝!惜哉,奉孝!」眾謀士皆默然自慚.次 日,操喚曹仁曰:「吾今暫回許都,收拾軍馬,必來報讎.汝可 保全南郡.吾有一計,密留在此,非急休開,急則開之.依計而 行,使東吳不敢正視南郡.」仁曰:「合淝、襄陽,誰可保守? 」操曰:「荊疑。但我國太吳夫人甚幼女,不肯遠嫁,必求皇叔 到東吳就婚。」玄德曰:「此事吳侯知否?」範曰:「不先稟吳 侯,如何敢造次來說?」玄德曰:「吾年已半百,鬢髮斑白;吳 侯之妹,正當妙齡:恐非配偶。」範曰:「吳侯之欒,身雖女子 ,志勝男兒。常言:『若非天下英雄,吾不事之。』今皇叔名聞 四海,正所喟淑女配君子,豈以年齒上下相嫌乎?」玄德曰:「 公且少留,來日回報。」是日設宴相待,留於館舍。至晚,與孔 明商。孔明曰:「來意亮已知道了。適間卜易,得一大吉大利之 兆。主公便可應允。先教孫乾和呂範回見吳侯。面許已定,擇日 便去就親。」玄德曰:「周瑜定計欲害劉備,豈可以身輕入危險 之地?」孔明大笑曰:「周瑜雖能用計,豈能出諸葛亮之料乎! 略用小謀,使周瑜半籌不展;吳侯之妹,又屬主公;荊州萬無一 失。」玄德疑未決。孔明竟教孫乾往江南說合親事。孫乾領了言 語,與範同到江南,來見孫權。權曰「吾願將小妹招贅玄德,並 無異心。」孫乾拜謝,回荊州見玄德,言吳侯專候主公去結親。 玄德懷疑不敢往。孔明曰:「吾已定下三條計策,非子龍不可行 也。」遂喚趙雲近前,附耳言曰:「汝保主公入吳,當領此三錦 個囊。囊中有三條妙計,依次而行。」即將三個錦囊,與雲貼肉 收藏。孔明先使人往東吳納了聘,一切完備。    時建安十四年反十月。玄德與趙雲、孫乾取快船十隻,隨 行五百餘人,離了荊州,前往南徐進發。荊州之事,皆聽孔明裁 處。玄德心中怏怏不安。到南徐州,船已傍岸。雲曰:「軍師分 付三條妙計,依次而行。今已而此,當先開第一個錦囊來看。」 於是開囊看了計策。便喚五百隨行軍士,一一分付如此如此,眾 軍領命而去。又教玄德先往見喬國老;那喬國老乃三喬之父,居 於南徐。玄德牽羊擔酒,先往拜見,說呂範為媒,娶夫人之事。 隨行五百軍士,俱披紅挂綵,入南徐買辦物件,傳說玄德入贅東 吳,城中人盡知其事。孫權知玄德已到,教呂範相待,且就館舍 安歇。    卻說喬國老既見玄德,使入見吳國太賀喜。國太曰:「有 何喜事?」喬國老曰:「令愛已許劉玄德為夫人,今玄德已到, 何故相瞞?」國太驚曰:「老身不知此事!」便使人請吳問虛實 ,一面先使人於城中探聽。人皆回報:「果有此事。女婿已在館 驛安歇。五百隨行軍都在城中買豬羊果品,準備成親。做媒的女 家是呂範,男家是孫乾,俱在館驛中相待。」國太吃了一驚。少 頃,孫權入後堂見母親。國太搥胸大哭。權曰:「母親何煩惱? 」國太曰:「你直如此將我看得如無物!我姐姐臨危之時,分付 你甚麼話來?」孫權失驚曰:「母親有話明說,何苦如此?」國 太曰:「男大須婚,女大須,嫁古今常理。我為你母親,事當稟 命於我。你招劉玄德為婿,如何瞞我?女兒須是我的!」權吃了 一驚,問曰:「那裏得這話來?」國太曰:「若要不知,除非莫 為。滿城百姓,那一個不知?你倒瞞我!」喬國老曰:「老夫已 知多日了,今特來賀喜。」權曰:「非也:此是周瑜之計。因要 取荊州,故將此為名,賺劉備來拘囚在此,要他把荊州來換;若 其不從,先斬劉備。此是計策,非實意也。」國太大怒,罵周瑜 曰:「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,直恁無條計禾去取荊州,卻將 我女兒為名,使美人計!殺了劉備,我女便是望門寡,明日再怎 的說親?須誤了我女兒一世!你們好做作!」喬國老曰:「若用 此計,便得荊州,也被天下恥笑。此事如何行得!」說得孫權默 然無語。    國太不住口的罵周瑜。喬國老勸曰:「事已如此,劉皇叔 乃漢室宗親,不如真個招他為婿,免得出醜。」權曰:「年紀恐 不相當。」國老曰:「皇叔乃當世豪傑,若招得這個女婿,也不 辱了令妹。」國太曰:「我不曾認得劉皇叔,明日約在甘露寺相 見。如不中我意,任從你們行事;若中我的意,我自把女兒嫁他 。」孫權乃大孝之人,見母親如此言語,隨即應承,出外喚呂範 ,分付來日甘露寺方丈設宴,國太要見劉備。呂範曰:「何不令 賈華部領三百刀斧手,伏於兩廊;若國太不喜時,一聲號舉,兩 邊齊,出將他拏下。」權遂喚賈華分付先準備,只看國太舉動。    卻說喬老辭吳國太歸,使人去報玄德,言:「來日吳侯、 國太親自要見,好生在意!」玄德與孫乾、趙雲商議。雲曰:「 來日此會,多凶少吉,雲自引五百軍保護。」次日,吳國太、喬 國老先在甘露槷方丈裏坐定。孫權引一班謀士,隨後都到,卻教 呂範來館驛中請玄德。玄德內披細鎧,外穿錦袍,從人背劍緊隨 ,上馬投甘露寺來。趙雲全裝貫帶,引五百軍隨行。來到寺前下 馬,先見孫權。權觀玄德儀表非凡,心中有畏懼之意。二人敘禮 畢,遂入方丈見國太。國太見了玄德,大喜,謂喬國老曰:「真 吾婿也!」國老曰:「玄德有龍鳳之姿,天日之表;更兼仁德布 於天下;國太得此佳婿,真可慶也!」玄德拜謝,共宴於方丈之 中。少刻,子龍帶劍而入,立於玄德之側。國太問曰:「此是何 人?」玄德答曰:「常山趙子龍也。」國太曰:「莫非當陽長板 抱阿斗者乎?」玄德曰:「然。」國太曰:「真將軍也!」遂賜 以酒。趙雲謂玄德曰:「卻纔某於廊下巡視,見房內有刀斧手埋 伏,必無好意。可告知國太。」玄德乃跪於國太席前,泣而告曰 :「若殺劉備,就此請誅。」國太曰:「何出此言?」玄德曰: 「廊下暗伏刀斧手,非殺備而何?」國太大怒,責罵孫權:「今 日玄德既為我婿,即我之兒女也。合故伏刀斧伏刀手於廊下?」 權推不知,喚呂範問之;範推賈奉;國太喚賈華責罵,華默然無 言。國太喝令斬之。玄德告曰:「若斬大將,於親不利,備難久 居膝下矣。」喬國老也相勸。國太方叱退賈華。刀斧手皆抱頭鼠 竄而去。    玄德更衣出殿前,見庭下有一石塊。玄德拔從者所佩之劍 ,仰天祝曰:「若劉劉備能夠回荊州,成王霸之業,一劍揮石為 兩段。如死於此地,劍剁石不開。」這訖,手起劍落,火光迸濺 ,砍石為兩段。孫權在後面看見,問曰:「玄德公如何恨此石? 」玄德曰:「備年近五旬,不能為國家剿除賊黨,心常自恨。今 蒙國太招為女婿,此平生之際遇也。如破曹興漢,砍斷此石。今 果然如此。」權暗思:「劉備莫非用此言瞞我?」亦掣劍謂玄曰 :「吾亦問天買卦。若破得曹賊,亦斷此石。」卻暗暗祝告曰: 「若再取得荊州,與旺東吳,砍石為兩半!」手起劍落,至伐十 字紋「恨石」尚存。後人觀此勝蹟,作詩讚曰:寶劍落時山石斷 ,金環響處火光生。兩朝旺氣皆天數,從此乾坤鼎足成。    二人棄劍,相攜入席。又飲數巡,孫乾目視玄德,玄德辭 曰:「備不勝酒力,告退。」孫權送出寺前,二人並立,觀江山 之景。玄德曰:「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!」至今甘露寺碑上云: 「天下第一江山」。後人有詩讚曰:   江山雨霽擁青螺,境界無憂樂最多。昔日英雄凝目處,巖崖   依舊抵風波。 二人共覽之次,江風浩蕩,洪波滾雪,白浪掀天。忽見波上二葉 小舟,行於江面上,如行平也。玄德歎曰:「『南人駕船,北人 乘馬』,信有之也。」孫權聞言自思曰:「劉備此言,戲我不慣 乘馬耳。」乃令左右牽過馬來,飛身上馬,馳驟下山,復加鞭上 嶺,笑謂玄德曰:「南人不能乘馬乎?」玄德聞言,撩衣一躍, 躍上馬背,飛走下山,復馳騁而上。二人立馬於山坡之上,揚鞭 大笑。至今此處名為「駐馬坡」。後人有詩曰:   馳驟龍駒氣既多,二人並轡望山河。東吳西蜀成王霸,千古   猶存駐馬坡。 當日二人並轡而回。南筡之民,無不稱賀。    玄德自回館驛,與孫乾商議。乾曰:「主公只是哀求喬老 ,早早畢姻,免生別事。」次日,玄德復至喬國老宅前下馬。國 老接入,禮畢,茶罷,玄德告曰:「江左之人,多有要害劉備者 ,恐不能久居。」國老曰:「玄德寬心:吾為公告國太,令作護 持。」玄德拜謝自回。喬國老入見見國太,言玄德恐人謀害,急 急要回。國太大怒曰:「我的女婿,誰敢害他!」即便教搬入書 院暫住,擇日畢姻。玄德自入告國太曰:「只恐趙雲在外不便, 軍士無人約束。」國太教盡搬入府中安歇,休留在館驛中,免得 生事。玄德暗喜。    數日之,內大排筵會,孫夫人與玄德結親。至晚客散,兩 行紅炬,接引玄德入房。燈光之下,但見槍刀簇滿;侍婢皆佩劍 懸刀,立於兩傍。諕得玄德魂不附體。正是: 驚看侍女橫刀立,疑是東吳設伏兵。 畢竟是何緣故,且看下文分解。